麦秆画、自制酵素、鱼菜共生,看金山石化街道这所幼儿园变废为宝的低碳秘密

2023-07-27 18:00:54     来源 : 新民晚报


(相关资料图)

“你看,这是我做的麦秆画”“我制作的房子,好看吗?”……夏日炎炎,走进金山区石化街道临潮幼儿园的“暑托班”,孩子们开始了金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手工艺制作课——麦秆画,桌前摆放着胶水、麦秆以及彩色铅笔等。

在金山海派麦秆画非遗传承人熊国瑞的指导下,孩子们认真地拓印、描边、裁切,制作属于自己的麦秆画。“麦秆是秸秆的一种,对大部分人来说,麦秆就是垃圾,但经过我们的双手,它也可以成为一幅幅画作。”熊国瑞每周都要来学校教学。除了作画,在师生的“头脑风暴”后,秸秆有了更多用途。笔筒、风车、小村落……一件件由秸秆制作的精美工艺品令人赞叹。

走进临潮幼儿园的教学楼,每间教室都是一个“低碳园地”。全园27个班级均有一个百宝箱,分类回收废弃物,里面是塑料瓶、废纸、落叶等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“垃圾”。老师们引导孩子利用这些废弃物开展 “创意无限 变废为宝”的活动,引导孩子了解、监测、回收、再利用我们身边的废弃物,让孩子在体验中感悟废旧物品的可循环利用,增强孩子的环境保护意识。

最受孩子们惦记的,是位于园内每个班的堆肥桶。孩子们在教师的指导下,将吃剩的饭菜和食物残渣切碎放进堆肥桶内,再洒上酵素,就可静待肥料“产生”,从而深度参与大自然降解,并可视化更加直观地了解到植物垃圾变成“肥料”的过程。张英园长介绍道,自制酵素的原料都是幼儿园日常排放的“垃圾”,产生的“肥料”会用于幼儿园内的树木种植和小朋友们的“小菜园”中。

此外,在每个教室的自然角还有超迷你的鱼菜共生角,融合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两种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,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,种菜不施肥,让植物、动物、微生物三者之间达到一种和谐的生态平衡。孩子自己动手种上水培蔬菜,感受鱼菜共生的奇妙生态。

新民晚报记者 屠瑜 实习生 陈佳琳 通讯员 裴元欢

标签:

推荐文章

X 关闭

最新资讯

X 关闭